1月24日,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东京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全面宣介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意义。全文如下: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首2023年,我们共同经历疫后世界经济艰难复苏,见证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课题。不久前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新征程对外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外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会议的重要成果是明确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外交主线。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会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平等就是要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切实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序就是要确保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40多年前,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明确强调反对霸权主义,郑重声明中日两国不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针对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中日两国要不忘条约初心,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会议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普惠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使发展既充分又平衡,推动形成有利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全球化。包容就是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携手开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发展所需、人心所向。人为构筑小院高墙、制造阵营对抗是逆时代潮流而动,最终损害的是全人类共同利益。中日两国作为经济全球化受益者、贡献者,应该继续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深化务实合作,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双赢,共同弘扬亚洲价值,引领区域一体化进程。
中日互为近邻,是地区重要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希望中日双方顺应时代大势,担负共同责任,加强互利合作,为维护地区和平注入正能量,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新动力。去年11月两国领导人在旧金山举行会晤,双方重申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新年伊始,我们愿同日方一道,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走,不断开辟中日关系新前景,携手建设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