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恪守承诺,克服困难,发展友好――王毅大使在日中友协全国年会上的演讲要点
(2005年6月23日)
2005-07-14 00:00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总体上取得巨大发展,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但近年来,两国政治关系面临困难,出现“政冷经热”的不正常局面,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中国政府的对日政策没有变化,作为中国睦邻外交的一部分,我们一贯主张同日本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今年4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在中日关系十分复杂、敏感情况下仍与小泉首相在雅加达会晤,就推动中日关系稳定发展提出五项主张,并希望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展望未来,在全球化快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大背景下,中日两国还应共同携手,为推进东亚共同体进程,振兴亚洲作出应有贡献。

  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中日双方妥善处理当前存在的障碍,核心仍是靖国神社问题。我们对日本普通国民前往神社悼念在战争中失去的亲人从来没有提出异议,但如果代表日本政府立场的领导人前去参拜,作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最大受害国的中国人民当然不能接受。关键是神社里供奉着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

  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一问题,重要的是双方恪守已经作出的承诺。具体来讲,一是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承诺。1972年日方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对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害痛感责任并表示深刻反省,中方在此基础上,着眼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放弃战争索赔权,这一承诺构成中日关系得以发展至今的政治法律基础。既然日方已就侵略历史表示反省和道歉,就应把这一承诺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二是日本与国际社会之间的承诺。日本战后通过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加入《旧金山公约》,重新回到国际社会。这一承诺构成日本与国际社会打交道的政治法律基础。如今靖国神社方面仍然公开质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结果,参拜与否则与日本是否恪守上述国际承诺联系在一起。

  总之,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现在需要日方回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这两个原点,重新确认日本与中国以及日本与国际社会作出的两个承诺,并根据这些承诺妥善处理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是欲干涉日本内政。甲级战犯是国际法庭裁定的结果,且这些战犯几乎都与日本对外侵略特别是侵华战争直接相关。因此这一问题本身已超过日本的独特文化和内政,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外交和国际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在向日本施压。实际上是中国时时感到来自日本的压力。中方从来没有就此提出过分要求,只是希日方回到1985年后的状态,遵循86年日内阁官房长官专门就参拜问题发表的谈话精神。若此,这一问题就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历史问题归根到底是日本自身的问题,最终应由日方从如何做符合日本国益,如何才能与战争受害国人民实现真正和解,如何更好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出发,自己做出明智判断。

  有人认为靖国神社问题解决后,中国还会提出别的问题。靖国神社问题实际上成为制约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瓶颈,如果这一障碍得到克服,两国关系气氛显然可以得到改善,两国高层对话的大门也可以打开,对两国关系其它问题的解决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日本国内最近以靖国神社问题为契机,围绕如何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历史正在展开一场大讨论。60年过去了,这场讨论虽然有些晚,但仍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和亚洲邻国都在拭目以待。希望这场讨论能够与国际社会的共识相一致,并能为日本今后的走向发挥积极的作用。

  日中友协是日本国内成立最早的友好团体之一,在历任会长的有力领导下,几十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为推动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和发展两国民间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愿向日中友协的所有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历史已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出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少有的复杂局面。希望日中友协秉承两国友好传统,继续为推动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坚定中日友好的信念。越是在中日关系出现困难的时候,双方越应高举两国友好的旗帜,增进两国人民感情,扩大共同利益,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日互为邻国,两国关系的未来只有一个,那就是友好相处。坚持中日友好,符合日本的长远国益,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时代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扩大民间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中日两国都在不断变化,需要双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方,增进新的理解。现在两国民间交流十分活跃,我每次到日本地方访问,都能深切体会到民间友好已深入日本的各个角落,深切感受到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日中友协开展对华交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希望你们继续在两国民间友好交往中发挥核心作用。

  三、开辟地方交流的新时代。中日间已有226对友城。近年来中国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对外交流日益活跃,日本通过推进三位一体等改革,地方自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这为两国共同迎接地方交流的新时代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推进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此,中国各地方政府更加关注保护环境、发展教育、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循环经济,日本在这些方面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日中友协在这一领域完全可以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

  四、培养两国友好事业接班人。为实现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目标,需要加紧培养接班人。日中友协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体育、文化、教育等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使他们通过与中方的直接接触与交往,更加全面和客观地看待和理解中国,积极投身于两国友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