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劳务输出“三变”
2005-04-19 00:00

      人民日报记者 周志忠 万秀斌 杜海涛

      从卖力气吃饭到凭手艺挣钱

      3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崇兴镇郭桥村37岁的回族青年王建国用了两个小时将240块砖整齐地垒砌成一个一米五左右的矮墙。他和282位农民接受了15天的专业培训后,领取了一张国家认可的瓦工职业技能中级资格证。

      同一天,灵武市职业技术培训班的3间教室座无虚席。50岁的回族妇女查桂英在这里接受装饰装潢和裱糊技能培训,52岁的丈夫与她一起参加了技能学习,两人的目标是拿下中级资格之后再攻高级证书。

      今年,宁夏开始实施一项为期4年的培训方案,每年培训10万人。通过培训,农民工就不再是仅靠卖力气吃饭,而是凭手艺挣钱了。

      从自发分散到有组织输出

      随着人流跑出去,找不到活干再回去的经历,在外出务工者中并不鲜见。为减少这种盲目性,宁夏不少地区成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机构。在固原市,市、县(区)成立了劳务经济管理局,乡(镇)设立了劳务管理站,村级配备了专职劳务信息员。一头掌握市场用工信息,一头连着农村剩余劳力,政府在其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3月9日,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6730名农民工启程,奔赴福建、广东、上海等10省市。这是该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劳务输出。

      “希望通过政府的组织和示范带动,及早培育劳务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发展一批经营灵活、运作规范、遵纪守法的劳务中介法人公司和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推动劳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固原市副市长刘锦旗说。

      从单纯“送出去”到及时“跟出去”

      群众外出务工遇到的一大困难是生活习惯难以适应。宁夏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在将务工者“送出去”的同时,及时“跟出去”。去年,固原在向新疆输送5000多农民工的同时,派专门工作人员进行护送,对接收地的食宿、岗位、企业用工待遇、签订用工合同等做了妥善安排。

      “老百姓都叫劳务输出‘铁杆庄稼’。”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郑小明说,“经过政府推动,宁夏劳务经济实现了从自发、盲目分散输出向政府有组织劳务输出、从传统输出向产业化输出、从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和从体力型输出向智力型输出的转变。”去年,宁夏输出58万人次,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现金15亿元,人均2600元,打工收入占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